這樣的木雕作品

擺一隻在家可能比保全還管用

001_27

義大利藝術家Bruno Walpoth 的作品 

 

其實繪畫和雕塑從文藝復興以來就一直有超寫實的風格存在,

而且曾經獲得很高的崇拜,畢竟只有[神]才有創造萬物的能力,

當藝術家能夠重現神的創造能力是很受人景仰的 。

 

不過這樣的崇拜氛圍一直慢慢的被檢討著,

究竟創作這件事應該以人為本還是以神為本?

信仰是為了服務神,那麼神的存在對於人的存在有甚麼樣的意義呢?

藝術家、哲學家、科學家都在試圖證明彼此的存在意義

 

005_23  

這樣的曖昧關係,一直到工業革命後攝影術的出現,

打擊到了藝術家在努力的事情,寫實再現似乎變成無意義的事,

你在會畫也比不過相機的精準,那麼藝術還有甚麼價值呢?

 

藝術開始找尋出路,很明顯的走上了以人為本為主體的路線,

思想的表現比上帝的再造更能夠凸顯人為的存在感,

這也是為了和寫實無誤的攝影術作區隔。

此時動態的電影也發展了起來,更精確的再現時空下的事件

所以之後我們知道的印象派、立體派、抽象表現主義、普普藝術等...

其實重點著重在藝術家的思考行為上,

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想?這樣做? 比起這個人畫的像不像的問題重要多了。

 

013_7 

然而有趣的是,超寫實主義並沒有從藝術的架構之中退出..

一直到現在還有不少藝術家在做超寫實的東西,這些作品就是一例

好玩的是超寫實的東西能夠引起現實存在感的共鳴,

另外再利用一些氛圍的創造,可以引導人們進入一個想像的境界。

這些作品雖然寫實,但是透過皮膚的肌理,眼神的引導,動做的表現,

好像領著觀眾進入一種空洞的氛圍,這是作者刻意營造的東西,

也是一種思想上的創造,和現實中的人還是有所不同,

讓你覺得好像哪裡有些不一樣。

套句班雅明說的靈光(aura),就是指出這種別於現實的氛圍,

是人類思想的靈動,也是思想的存在證明,透過藝術品來表現出來。


這算是欣賞現在藝術的通則,為什麼這樣想?為什麼這樣做? 

無論好壞對錯真實與否,有想就有人,有人就有存在,這個存在體現天地萬物,

而天地萬物之主就是神,總體來說還是為了解決"我為甚麼是我"的問題,

就讓作品去慢慢體會和解釋吧~


017_5  

這些木雕其實並沒有比臘像還寫實,但是卻比臘像還有藝術性,

這個藝術性從哪裡來~大家應該看的出來為什麼了吧 :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北極の狐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